太阳集团·tcy8722(中国)有限公司

太阳集团tcy8722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关于我们
    • 太阳集团tcy8722简介
    • 专业介绍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岗位职责
    • 发展规划
    • 联系我们
  • 团队队伍
    • 团队队伍
    • 团队培养
    • 教辅人员
    • 辅导员队伍
  •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
    • 班级风采
    • 实习建设
    • 实践周
  • 党建思政
    • 规章制度
    • 党建新闻
    • 党员发展
  • 科学研究
    • 规章制度
    • 立项课题
    • 科研成果
    • 学术交流
  • 实验中心
    • 实验室概况
    • 规章制度
    • 实验条件
    • 实验教学
  • 团队建设
  • 学团工会
    • 员工会
    • 院团委
    • 院工会
    • 社团组织
  • 人才招聘
  • 员工之窗
  • 资料下载
  • 集团首页
团队建设
    • 团队建设

太阳集团tcy8722邀请行业专家召开金融科技专业建设座谈会

2022年04月29日  点击:[]

为进一步夯实专业建设规划、拓展建设思路、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月28日,太阳集团tcy8722邀请行业专家在学院会议室召开金融科技专业建设座谈会。会议由商公司党委书记黄丹主持。贵州中云金融发展研究院常务副经理刘桐、贵州移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大客户总监高腾以及技术助理向楠,太阳集团tcy8722副经理付朝渊、金融科技专业负责人冯伟杰博士、专业教师潘启龙博士、符活老师参加座谈会。

首先,黄丹对研究院、企业对公司专业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对学院的发展历程、专业情况进行介绍,希望行业专家能参加金融科技专业建设中来,实现校企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接着,冯伟杰向与会人员汇报了金融科技专业的建设方向及课程设计。刘桐建议金融科技专业的建设应符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求、响应国家号召、匹配并赋能贵州省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服务经济社会的新专业,培养一批“懂金融的科技人才”。高腾结合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建议金融科技专业立足于编程语言基础架构和信息技术基础逻辑聚焦金融,培养能融合金融与科技的“新商科”应用型人才。

最后,太阳集团tcy8722参与座谈会的领导、老师就金融科技专业建设现状、未来发展构想与行业专业做了详细交流,双方据此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双方对共同开展的产学研合作达成初步意向。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对公司金融科技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梳理,进一步明确了后续的建设方向和举措,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相互融合,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符活 图/陈果 审核/黄丹


                       



上一条:2020级、2021级公共关系学专业开展“写作现代化”主题讲座
下一条:副董事长余维祥一行走访贵州乌当农商银行

【关闭】

总访问量:

版权所有:太阳集团·tcy8722(中国)有限公司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115号太阳成集团
电话:0851-85817286  邮编:550018

技术支持:贵州航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文章详情

太阳集团tcy8722邀请行业专家召开金融科技专业建设座谈会

 阅读:
发表于
2022-04-29

为进一步夯实专业建设规划、拓展建设思路、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月28日,太阳集团tcy8722邀请行业专家在学院会议室召开金融科技专业建设座谈会。会议由商公司党委书记黄丹主持。贵州中云金融发展研究院常务副经理刘桐、贵州移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大客户总监高腾以及技术助理向楠,太阳集团tcy8722副经理付朝渊、金融科技专业负责人冯伟杰博士、专业教师潘启龙博士、符活老师参加座谈会。

首先,黄丹对研究院、企业对公司专业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对学院的发展历程、专业情况进行介绍,希望行业专家能参加金融科技专业建设中来,实现校企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接着,冯伟杰向与会人员汇报了金融科技专业的建设方向及课程设计。刘桐建议金融科技专业的建设应符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求、响应国家号召、匹配并赋能贵州省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服务经济社会的新专业,培养一批“懂金融的科技人才”。高腾结合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建议金融科技专业立足于编程语言基础架构和信息技术基础逻辑聚焦金融,培养能融合金融与科技的“新商科”应用型人才。

最后,太阳集团tcy8722参与座谈会的领导、老师就金融科技专业建设现状、未来发展构想与行业专业做了详细交流,双方据此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双方对共同开展的产学研合作达成初步意向。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对公司金融科技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梳理,进一步明确了后续的建设方向和举措,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相互融合,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符活 图/陈果 审核/黄丹